平衡车最吸引人的无疑是其独特的驾驶体验,对于很多人而言,接触平衡车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:初体验上车很难,怕摔跤,身体特别紧张,僵硬,听到往前倾的时候会把脖子和头住前伸,但这个时候平衡车要不很难动起来,要不动得太灵敏,让人更紧张。但基本3-5分钟都能开动起来,懂得基本的启动转停了。再体验再体验一般离初体验时间都特别短下车后再琢磨琢磨,上车再试。不一样了。两次体验之后一般就熟悉了,体验很奇妙,慢慢会忍不住要多试几次.最近看到多个品牌的平衡车相继推出,不禁作了一个对比。
这是平衡车的最基本性能,就像文章开始所说的一样,它是用平衡系统来消除惯性来达到其独特的驾驶体验。所以平衡性能是最基本的评测对象。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当真正去对比的时候就会发现虽形态相似,但性能却差之千里。当然由于平衡车这个产品刚开始普及,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,还无法从开始的体验中就能感受其平衡性能的优与劣,今天笔者就告诉大家不利用复杂的工具,在生活中就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辨别:
第一个:在载人模式下,踩上平衡车,尽量保持原地不动(这可能需要熟手才能完成)。感受平衡车踏板面是否有前后晃动。(人的脚踝是很敏感的,如果平衡性不好,可以明显感受到前后的平衡位置的调整。)一个好的平衡系统,它的灵敏性是非常高的,高于人的感知,这个时候人才会最舒服,当一个平衡系统的灵敏性低于人的感知的灵敏性时,在平衡车使用中的体现就是人的脚踝会越来越累,安全性降低。
第二个:在载人模式下,上坡或下坡时,如果能较轻易停住不动,且平衡车没有任何异响,可继续下面的考验。当然这种方法也需要较熟练的人才能尝试,建议新手不要轻易尝试。
2:易用性
前两天听到一个车友说了这么一句话:没买平衡车之前,总认为大轮的平衡车好,买了之后,才发现想要的是小轮的平衡车。很有感触。他也跟我说了他的看法:每次最想用这个产品的时候是去公园,郊游,逛街的时候,但是又不可以骑着平衡车从家里去公园,或去郊外,最麻烦的是只要有台阶,拖动都麻烦,进电梯也占地方,物业还老是让从货梯走。结果,买回去后除了最开始在小区附近耍了耍,都没怎么动过。平时特别想用,但是一想到各种麻烦,最后都放弃了。再次仔细去思考时,才意识到大与小的区别是如此之大。凯发平台买一件产品还是希望能够时时去用它,而不是鸡肋!产品设计都应当考虑到真正使用时要足够易用。
3:安全性
厂家默认体重低于6岁以下的小孩子,安全意识太薄弱,当车检测到小孩体重过轻时,会自动修正产品的参数,使其灵敏度变低,安全性增强,以保证安全性。